网站导航

北京助孕的成功率是多少呢

当前位置:北京宝来喜公司 > 北京助孕的成功率是多少呢 >

南阳张嘉谋:一代鸿儒的风骨与襟怀(1)

2023-12-06 16:21

张嘉谋


引子

从市区工业路光武路交叉口南进入一个向西的路口,“白庄”社区的相关牌子就立在一侧的高楼前。顺着并不宽阔甚至越走越狭窄的路一直往前走,便在一片民宅中寻到了市十八小。

在城市版图的拓展中,白庄,早从一个郊区村庄变身为高楼林立的城市一角。昔日的村庄小学,也挂上了市区小学的牌子。乍看上去,这里,与许多“淹没”并最终成为城市一部分的地方毫无二致。

然而,终究还是有所区别的。即使我站在校园内,看到的是和其他诸多小学没太大差别的水泥地、教学楼——但终究还是有所区别的。至少在我心里,这区别,来自于历史的浸润和回望。

这里是张嘉谋的故居。光绪34年(1908年),他就在这里创办了白庄端阃女学堂,开南阳女学之先河。

这不是他创办的第一个学校,也不是他创办的最后一所学校,更不是他在清末封建势力居统治地位时创办的唯一一所女子学校。从25岁开始执教到68岁病逝,43年间,这位河南教育先驱执教过的书院、主事过的学堂和白手起家创办的学校多达17所,平均两年多就职和创办一所学校,包括河南大学、宛南中学、中州女学(后为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)、北仓女中(今河南大学附属中学)等等,河南教育界将他和李时灿并称为"北李南张"。

办学不易,办女学尤其不易,当年办白庄端阃女学堂,张嘉谋就动员全家四处奔走说服周围村庄有女孩的家庭,自己也拎着点心走亲访友去劝学。他创办的学校教师阵容强大,多为远近闻名的优秀教师,曾经任教的,不乏名闻遐迩的人,比如冯友兰、董作宾。他们两个,亦是受益于张嘉谋的人。张嘉谋一生惜才爱才育才,凡遇到后进学行卓异者,即“翼护诱掖如家人”(冯沅君语),冯友兰三兄妹在京求学时,他便鼎力相助;对家境贫寒的董作宾更是大力提携,先后带他到开封、北京就学,与张家人同吃同住。

但倘若你认为张嘉谋只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他还是一名贡献卓著的史志专家:应南阳知县潘守廉集议,他重修《南阳县志》,其《新修南阳县志》成为近代地方史志中的佳作;他获明嘉靖《南阳府志》海内孤本后,倾力考证、校注,即为《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》;他还参与编纂《疆域沿革志》《河南通志》《方城县志》《巩县志》《孟津县志》等。发掘殷墟,张嘉谋亦大力赞助并亲自参与调查,1931年被推为"河南古迹研究会"主任委员。

当然,不限于此。张嘉谋还是藏书家,为在南阳建图书馆,他的藏书悉数捐献;他亦是诗人,为清末中州八大名流之一,曾任河南省临时议会议员、副议长,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,中州文献征辑处调查员、河南省博物馆馆长等职。

张嘉谋,字中孚,自号梅溪钓徒,1874年出生于白庄(当时属于南阳县),其父张庆之以办慈善事业而有名,母亲周氏为兵部员外郎周于京长女,知书明礼、勤俭贤淑。出生于这样一个颇具文化教养的家庭,这就不难理解,何以除了教育救国外,还可将斡旋世运、急公好义、恤老济友等词汇,一一用之于张嘉谋身上。张嘉谋长子张清涟,亦是一代鸿儒,为我国著名的工程教育家、冶金学家;其他子侄及孙辈,亦有许多从事教育及科技的优秀人才……

“文化是一条河,我们从过去游向未来,不能割裂上游和下游的关系。”好的家风就像一条滋养心灵的长河,让一代代在熏陶和浸染中汲取着精神养分。尽管未立家训,但言传身教就是张家最好的家风。所以,我想,写张嘉谋,绕不过他的父辈,也不能绕过他的晚辈。

张嘉谋故居处,他曾在此办端阃女子学堂

敦厚家风一脉传,张父被赞“慷慨成性”

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”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风骨和精神,往往如春风细雨,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世子孙,轻利重文、重德为善的张家即是如此。

张嘉谋曾祖及祖父均读书明大义。父亲张庆之,性格豁达好施,以办慈善事业而有名,同治、光绪间,县办育婴堂,每月捐资,又遵父命捐建崇正书院,授职县丞,1917年曾获民国大总统赠匾“义声载道”褒奖,并题词称张庆之“慷慨成性、慈心侠骨”。

据张庆之墓志铭载,张庆之沉静寡言不慕名利,待人诚恳忠厚。光绪三年到四年,河南大旱,张庆之随父亲捐粮助赈,办理舍饭事宜,每日出入饿殍中,积劳成疾,染重病卧床月余,几乎不起。那时,张家收入有余,亲友及邻里凡有生活困难者,千方百计予以周济,有借钱不还或借钱经商贪财自盗者,不仅不计较,还担心这种人在社会上难以做人,遂替他们掩盖事实真相。

由于不断典当变卖土地财产筹款救济穷苦百姓,张庆之家庭逐渐困难,甚至靠借贷度日。但对于过去被周济过的人以及乞丐,他仍像过去一样给予抚恤,因此还遭到一些惜财过日子的人家笑话。时值清末,民众对社会公益事业多不关心,救助抚恤之事困难较多,但张庆之坚持善行并尽力推广。他还亲自研究社会现象和各种学问,以此鼓励和疏导子弟们读书上进、广览知识,使他们具有谋生的能力并能竭尽全力帮助别人。“庆之张先生卒于里第。一时识与不识,皆叹曰:先生慈善人也……”墓志铭开头如是说。

至张嘉谋,少年求学十分努力且天资聪颖,17岁以南阳府学生员的名义补了禀生,在南阳府学阶段博览群书、立志著述,认为读书不局限于四书五经,写文章不是为了“应举制艺”。为开阔眼界,他到开封游学,入明道书院读书,深得书院山长器重。1897年,张嘉谋考中举人,由河南学使选派赴陕州三门书院主讲,后任淅川丹江书院讲席,其后又任南阳崇正书院主讲、宛南中学堂总教习。

不仅文采出众,张嘉谋亦承继了父辈轻利重德的家风,他的三个弟弟均为继母所生,继母早年去世后,他便把几个弟弟教养成人。他同情民生疾苦,小儿子张清宛说,“先父有着一颗善良的心,每遇穷苦人家,他总是慷慨相助。”隆冬雪天,张嘉谋看到家人和卖炭人讨价还价,马上说“不要搞价,要多少给多少,赶快端饭拿馍,用盆盛菜”。村里村外,只要哪家有困难,他便慷慨解囊,“不知救活了民国十八年多少闹饥荒的人”。他曾在亲戚家住,夜间闻邻村一家人一整夜都在哭,他一夜不曾入睡,天未亮就起床,顺着哭声到了那家,才知是死了老人无钱埋葬,他当即把身上带的十块现洋全部掏出,让他们快去买棺木……

张嘉谋的人格风骨,又影响着后人,长子张清琏,不仅也成为大家鸿儒,亦为人善良、乐于助人,且一力将同父异母的幼弟供养成人……

不囿于旧观念,未过门的儿媳上了女校

有时想想,南阳张家与杨家有相似之处,都是清末大家族,却都不因循守旧囿于旧观念,杨鹤汀曾借张嘉谋在老城区的私宅办女中,还将几个女儿率先送进学堂。张嘉谋呢,不仅办女学比较早,还冲破封建礼教,把未过门的儿媳带到开封女校上学作示范,不免轰动一时。

虽是清末举人,张嘉谋对国学与西学、精神与物质,却能够正确对待批判地接受。那时,目睹封建文化之落后、青年无处读书的困难,张嘉谋遂提倡办学,1902年后,他在南阳西关创办了敬业小学和劝忠小学。因讲学、办学,声望日高,1906年他以内阁中书的身份出任河南学务公所(当时全省学校的领导机关)议绅,其间与汲县李敏修在开封创办了中州女子学堂。时值清末,封建礼教约束很严,女子不准出三门四户,谁敢到学校来上学呢?为冲破封建礼教,张嘉谋让未婚的儿媳刘立先到中州女校学习,给大家作示范,再加上他走亲访友、拎着点心去劝学,不少家长为之感动,纷纷送女孩子入学。他则毫不懈怠,更进一步推进女子教育,在南阳又办了白庄端阃女学堂,在开封又与他人一起创办了河南女子师范学堂。

当然,公公有魄力,儿媳也有胆识。刘立先的女婿曾回忆说,刘立先幼年即许配于张嘉谋长子张清涟,她自幼胆大心细,及长敏而好学,受业于私塾。得知张嘉谋在开封办女学,她欣喜若狂,再三请求父母允其赴开封读书,只是那时封建观念重缚人心,不容许年幼女子赴数百里外就读,劝阻者、非议者、恐吓者接踵而至,刘立先愤然卧床拒食以表决心。张嘉谋闻知拍案而起:“真乃张家之雏凤也!”欢迎未过门的长媳来开封就读。1908年,他请端阃女学教师陈学昭女士携未婚儿媳前往开封,进了中州女学,后也成为张家办学的主力。(南阳晚报记者李萍)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02-2030 鄂ICP备15005026号-2

北京宝来喜公司 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